對話MG,一個百年品牌的堅守與蛻變
11月15日,廣州國際車展開幕當天,上汽MG在上午、下午各舉辦了一場發布會,成為唯一一個當天舉辦兩場發布會的汽車品牌。上午發布的車型是純電SUV ES5,下午則是轎跑MG7。前者在不久前的11月6日剛剛完成上市,5天內訂單就超過了5000臺,而后者則將在11月26日在位于浙江紹興的亞洲首條山脊賽道上正式上市。
作為一個誕生在英國的跑車品牌,今年恰逢MG品牌100周年。在電動智能化浪潮中,MG該如何應對變革?面對歐盟的關稅壁壘,MG又該怎樣走向全球?發布會后,太平洋汽車與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祝勇、上汽MG總經理陸家俊進行了對話,探尋了MG的堅守與蛻變。
早在2017年,時任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的俞經民就提出要打造讓大家都能買得起的轎跑。彼時,很多人為他捏了一把汗,并不認為他能夠成功。但如今,大家已經不再質疑,因為當下的汽車市場越來越細分,品牌定位越來越明確。通過多年的努力,MG的每款轎跑車型都給用戶留下了深刻印象。
盡管MG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轎跑世家,但俞經民認為還不夠。在過去的三至五年以及未來的三至五年,中國汽車市場都面臨著嚴峻的淘汰賽。汽車品牌眾多,彼此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MG也不斷地進行擴張與優化。
目前MG國內在售車型中,有4款車為轎跑車型。有售價不到10萬元的新一代MG5、售價不到15萬元的“B級車新標桿”MG7以及售價30多萬的純電敞篷跑車Cyberster等,價格區間范圍很大,基本覆蓋到普通家用市場。
僅僅是男性市場,顯然無法滿足MG的野心。俞經民表示,“轎跑世家”不僅要深耕男性市場,接下來也會發力女性市場。因為在現在的中國汽車消費領域中,女性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例如,此前新一代MG5可能男性車主較多;但2025款MG7或許會得到不少英姿颯爽的女性車主的青睞。
陸家俊透露,明年,MG將推出一款中大型新能源SUV,這也是一款全球車型,另外還會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新款轎車。據悉,明年MG面向全球市場將一共推出四款車,包括兩款全新車型,兩款大改款車型。同時,燃油車也將啟動智能化,如同上汽大通的PRO、上汽奧迪,屆時都將啟動智能化流程。
盡管產品力非常不俗,但MG在宣傳的時候卻顯得比較保守。比如現在汽車圈經常宣傳自己的續航達成率為100%,MG卻很實在地宣傳自己86%的續航達成率。
對此,陸家俊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堅守。他說從電池的物理屬性來說,真實續航達到100%是很難的。盡管有用戶將525km續航的車開出了580km續航,但陸家俊還是按照滿載的正常通勤模式來測極限續航,當時ES5跑出了綜合工況451.6km的超長續航,折算續航達成率高達86%。
“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遙遙領先,我們希望為用戶宣傳的是實際用車場景的真實體驗。企業不可能靠一時的謊言來為自己帶來長期的回報。”陸家俊對媒體說道。
不僅續航不玩虛的,安全上MG也不打馬虎眼。從7月份開始到現在為止,榮威和MG雙品牌推出的零自燃終身承諾、三電終身質保一直都沒有其他品牌跟進。“為什么沒有友商跟進?其實是因為他們做不到。我們也是硬著頭皮在做這件事。”俞經民笑著說。
這種謹慎和負責任的態度也體現在智駕領域。祝勇表示,新款MG7在智駕方面硬件的預埋做得非常高。但智駕并非簡單的事情,新款MG7主要在云端大數據、大模型模擬,以及智能識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才把這些包括車道保持、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等人們認為很簡單的功能做得好。
“如果發布了某個智駕功能,就讓客戶來應用,是非常危險的。之前網上有報道,某車企把一個廣告牌上的車誤識別為一臺真實的車,開啟緊急剎車,造成后車追尾。從技術角度看,識別率不可能達到100%準確,但是你要盡可能做到識別率高,這背后需要大量研究。”祝勇透露,新款MG7 在招募智駕內測的時候,只有200個內測名額,卻吸引了上萬車主報名。
產品力是一方面,最終卻也得看市場反饋,而在價格戰白熱化的中國市場,定價則是一道繞不過去的檻。
11月6日,MG ES5上市的時候,發布了指導價、一口價,以及增換購的優惠價,讓11.69萬元起的MG ES5變成了僅僅9.99萬元起售。這個價格讓用戶很高興,但卻讓俞經民壓力很大。“這樣的定價一出,我們在國內都賺不到錢,賺錢全靠海外市場。”
對于海外市場,俞經民并不陌生。2011年,他就開始在集團負責海外經營籌備組,這也讓俞經民提前預見到了國際市場的巨大潛力。“很多全球品牌,在中國越來越艱難,但在海外還是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在全球市場最多占1/4,全球還有3/4的市場。只要用戶需要、經營需要,我們就要堅定不移地走向全球。”
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在英、法、德等歐洲十三國的出口量約為24.28萬輛,排在國內車企對歐出口第一,且遙遙領先。
俞經民認為,MG能在歐洲取得成功,除了MG來自英國,且集團規劃和實施比較早以及早期出口以歐洲人熟悉的燃油車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優勢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在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方面技術領先,在海外具有先發優勢。
當然,一個無法忽視的挑戰是,歐盟正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征加關稅。目前加征額是現有10%關稅基礎上加征35.3%,共45.3%的關稅。俞經民認為,這可能會影響電動車的銷量,但不會影響總量,因為出口的還有汽油以及混動車型。“我們對明年增長的預期不會低于今年,今年不會低于去年。”
不只是歐洲市場,MG在全球市場基本上全面開花。俞經民表示,明年很多市場都會有明顯的增長。
作為一個百年品牌,在電動智能化浪潮的變革中,MG展現出了自己的堅守與蛻變。當然,挑戰依然存在。
根據乘聯會日前發布的數據,今年1-9月,中國汽車行業的利潤率達到了4.6%,9月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3.4%。而全球汽車企業利潤率不太有低于5%的,由此可見中國車市內卷的慘烈程度。
不過對于俞經民來說,他看到的機會和挑戰一樣大。“今年國家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比如國三報廢補貼計劃、拉動多地汽車消費的以舊換新政策,為汽車市場注入更多發展動力。”俞經民預計,今年乘用車市場規模不低于2350萬輛,明年還會有更多利好政策,市場依然處于增長趨勢。
令人欣慰的是,整個行業在內卷的同時,汽車消費單價也在上漲。因此,俞經民對明年MG的暢想不僅是銷量,還有海外向上,國內翻番,單價要持續向上。
外界有理由期待,一個曾帶領MG和榮威走上巔峰的汽車老將,必將能再一次創造奇跡。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