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家園:細數國內早該淘汰的歐洲車!原創
編者按:不可否認,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汽車市場持續增長的地方,許多的國際車廠也堅定的認為:只要保住了中國大陸市場,他們的企業將有發展的希望。而這一點從我們的08年的北京車展可以看出,就是現在的新國展的環境多么的惡劣,組委會組織的多么不利,只要有人來看,哪怕交通再堵塞,廠家的心里是欣喜的,因為這又是一次重點展現自己的機會。但話有說回來,中國市場是否已經成為很多廠家的救命市場,中國的老百姓是不是最容易受到愚弄的人群,中國還存在多少在國外已經淘汰而繼續在國內發揮余熱的車型?我們究其原因,不論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因素,其實它們早該消失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下面PCauto就選取其中的代表,為你講述早該在國內淘汰的歐洲車型。
1979年,第一輛捷達正式在歐洲上市,那時跟它使用同一平臺的第一代golf已經接過了甲殼蟲的接力棒,一躍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轎車。而捷達就是作為第一代高爾夫的三箱版出現的。1983年,捷達家族與它高爾夫迎來了首次換代改款,第二代捷達可以說也是國人最熟悉的一款捷達轎車,1991年捷達A2作為一汽與德國大眾集團合作的結晶,在長春投產下線,至今的17年時間里,一汽大眾對捷達A2進行了數次大小改進,但始終上沒有擺脫第二代捷達的整體風格。1991年,捷達家族迎來它的第三次改變,不過,這次的改變并不明顯,德國人似乎很滿意捷達A2的設計成果,相對于全新的名字,捷達A3的改變有些保守的讓人吃驚。1997年,以高檔化為目標的大眾公司,推出了與奧迪A3擁有大量共用部件的捷達 A4,除北美地區以外,這款捷達家族的子孫再次改名叫BORA,也就是一汽后來推出的寶來,而在中國它并沒有被當作捷達的換代車型,同時售價也遠遠高于同期銷售的捷達。到2005年1月,大眾公司加快了更新換代的腳步,基于全新的PQ35底盤的捷達A5正式在美國洛杉磯車展上對外發布。所謂的捷達A5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速騰,這次一汽大眾故計重施把國外的換代產品安了個中文名進行生產銷售,而此時速騰,也就國外的第5代捷達的售價幾乎是國內依然在售捷達的二倍甚至三倍。
淘汰理由:總記得兒時剛懂事的時候就知道捷達車,那時的夢想是:長大后,我要有一輛捷達。時至今日,這樣的夢想早以被其它車型代替,因為如果我購買一輛捷達都不知道身邊的人如何說我,甚至會影響自己與身邊人的感情。誠然,現在國內許多的出租或者租賃行業捷達都有一定的市場,但筆者一廂情愿的認為,不用捷達可以嗎?我們還有其它車輛可以代替吧……
PCauto憤青家園系列一: |